石鼓门墩,在北京代表性民居——四合院的建筑艺术中虽称不上重要,却也自成风景。
人们对这种建筑构件的印象,大概来自这首流传广泛的童谣:“小小子儿,坐门墩儿,哭着嚷着要媳妇儿;要媳妇做啥?点灯说话,吹灯作伴,明天早起,给我梳小辫儿。”这是留存最长的石鼓门墩歌谣
石鼓门墩,又称门座、门台、门鼓,是起到支撑门框、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,大部分是清白石的,极少部分是用汉白玉打造的。其造型样式很多,一般地分两大类:圆形的称为“抱鼓门墩”,以鼓为基本形态,有鼓架、鼓面、鼓打、鼓钉,文化特点是富贵华丽,寓意性强。
另一种是长方形门墩,它没有追求某一种相似物,在长方形门墩的不同面上,正面略小于两个侧面,构成了三个画面,画面简单,但是吉祥寓意非常丰富。这种一般都是书香门第摆放方形的门墩.
古代门墩的尺寸和官品几级也是有很大关系的,多大的官摆放多大的门墩。
惠达雕塑